学院新闻

    戍边精神浸润青春血脉,石榴花开共筑民族金瓯

    2025年08月08日 18:09 点击量:[]

    出关越岭巡疆去,淬魂砺志固金瓯。近日,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7名师生组成“石榴花开”卫国戍边实践团,走出山海关,跨越长白山,奔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开展“大国边疆,青春聚力”社会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边疆热土,以行动探索戍边故事,在延边大地上开启了一场青春与信仰的淬炼之旅。

    实践团成员合影

    实践团成员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老兵合影

    “边陲热土铸丰碑,红星辉映金达莱”

    实践团成员走访边境线、深入延边州博物馆、延边大学东北抗联馆等多地,感受文化交融的深厚底蕴。在边防口岸,轻抚界碑冰凉的石面,深嵌的国徽炽热如焰,坚定诉说着“寸土不让”的铮铮誓言。循着金达莱盛放的红色轨迹,跨越长白山麓,到达延边博物馆,泛黄的文献清晰记录着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的历程。步入延边大学东北抗联馆,无声诉说着这片热土上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实践团成员在珲春边防进行调研

    实践团成员走访延边博物馆

    烽火乡音凝铁骨,薪火相承赤子心

    在延吉市唯一一所的“老兵之家”,实践团成员参观了记载老兵事迹的展览馆,并亲手制作朝鲜族特色美食,与参加抗美援朝、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英雄们共进午餐。老兵们用朴实而铿锵的乡音,亲述烽火岁月中的铁血故事。尤为动容的是,年过古稀的老战士们慷慨激昂,自发献唱、合唱多首经典红歌与京剧选段。怀着崇高敬意,成员们为这些共和国的脊梁佩戴上燕山大学校徽留念,并敬献锦旗。重温入党誓词时,在场人员饱含热泪,紧握右拳,宣誓如金石掷地,字字叩击心灵。这一刻,伟大的抗战精神、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坚如磐石的报国意志,在老兵的坚毅目光与激昂誓言中完成了跨越时代的传承,深深烙印在实践团成员心中,熔铸为无比坚定的爱国心与报国志。

    实践团成员开展老兵档案整理工作

    实践团成员听老兵讲述英雄事迹

    踏歌共舞同心暖,籽籽相依梦团圆

    怀着加深民族理解、促进团结交融的热忱,实践团深入延吉市民富、白山、园吉等多个独具特色的社区,深度体验“三共四同”特色发展模式,与延边人民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同过“尤茨节”,每一个珍贵瞬间,生动勾勒出祖国大家庭的真挚情谊,描绘了各民族像鲜红、饱满的石榴籽般密不可分的美好画卷。

    实践团成员与少数民族党员共同学党的创新理论

    实践团成员与延边人民同做一桌饭

    党课深耕固防心,童心滋养团结情

    实践团以“一个社区一节党课”的方式,在延吉市多个社区开展卫国戍边教育。通过“共绘民族长卷”活动、“强边共筑民族魂”宣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课、“我为祖国守边防”感悟等形式,深化戍边担当;同时,在东北抗联馆,实践团成员们将实践所获的戍边故事讲给延河小学学生,在互动中深化民族团结、播撒红色火种、培育爱国情怀。

    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内开展“强边共筑民族魂”宣讲

    实践团成员作为东北抗联馆宣讲员面向小学生们讲述卫国戍边英雄故事

    深研红土聚硕果,固边兴疆献良策

    实践团扎根延边红色沃土,开展多维调研实践,凝聚珍贵研究成果。团队通过语料采集、实地踏查、座谈研讨等多样方式,踏遍延边州8个特色场馆,翻阅400余份老兵事迹档案,面对面专访20余名抗战老兵,举办10余场特色活动,与100余位社区居民及各行业代表深入交流,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累计采集图文视频素材上万份。此次实践深挖延边州红色资源、民族团结实践案例与戍边史料,以调研成果赋能边疆治理研究,服务国家强边固防战略,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系注入鲜活的一手资料,让红色基因在边疆大地持续传承,让团结力量在固边实践中不断凝聚。

    实践团成员进行采访调研

    实践团成员与延边大学、圆吉社区开展座谈

    在延边这片英雄的热土上,燕山大学“石榴花开”卫国戍边实践团完成了一场震撼心灵的信仰淬炼与团结实践,不仅用脚步丈量了祖国的边境线,更用行动探寻了戍边精神的根脉,用真情浇灌了民族团结的石榴花。未来,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调研成果,让青春智慧赋能边疆发展,让“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边疆”的忠诚誓言,在新时代青年手中薪火相传,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丽画卷,在祖国边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实践团成员与少数民族人民合影

    下一条:外国语学院主办“第六届CSSCI论文写作与发表高级研修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