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2018年1月)

    2020年03月27日 

    燕山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

    按照《燕山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燕山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燕山大学学位实施细则》《燕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燕山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要求,为不断提髙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好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指导思想  

    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参照国内外髙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 统规划,促进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修订范围  

    此次培养方案修订适用于我校已获专业学位授权的专业学位类别和工程领域(见附表1)。

    、基本原则  

    1.认真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经验,参照国务院学位办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位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科学进行。鼓励各学院结合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2.按专业学位类别或工程领域设置培养方案。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须分别制订培养方案。

    3. 按照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学科应参照“燕山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

    4.各学院应按照专业学位类别或工程领域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应有一定比例的行(企)业专家参加,负责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课程审查和论证。

    5.严格课程审查、论证,保证开设课程质量。各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指导委员会应从课程的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设计、考核方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论证。

    6. 鼓励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研究生可选修校内其它学科课程。

    三、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培养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髙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学院应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订研究生培养具体目标,突出研究生培养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特点,体现对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 养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充分考虑本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基础,应与职业、行业对应,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为3〜5个。

    三)学制及在学年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非全日制不超过5年,具体以培养方案为准。

    四)培养方式  

    釆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学科釆用导师个别指导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入校即可进入课题,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

    1.课程学习   

    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以夯实工程基础、提髙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核心;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鼓励聘请企(行)业专家、校外导师集中授课或开设讲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的方式。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

    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体现“集中与分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践与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形式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各学院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训练的条件,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3. 指导方式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创造条件进行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协助指导 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  

    1. 总体要求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髙为核心,构建符合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拓宽知识基础,培养职业素养,强化实践能力。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创新考核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不同类别课程学分、 学时结构合理,与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2)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培养方案中应当设置不少于1门全英文教学课程。招收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应当设置全英文教学课程,课程数量应当满足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该类课程可与中方研究生一同开设。

    (3)设置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由校内教师和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设置专业实验课、工程应用课等实践应用课程,鼓励邀请校外导师通过课堂教学、企业现场教学或联合授课等教学方式开设,注重培 养研究生应用设计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英语写作能力。专业选修课增加课内实验学时比例。

    (4)加强案例教学、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每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开设至少2门的案例课程。

    (5)除思想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外,其余课程均为16学时1学分。

    (6)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2.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其他培养 环节。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包括专业技术课、公共选修课和学科选修课,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实践教学(18周)、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4学时)、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2学时)和创 新创业指导专题(2学时)。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不含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20学分,不多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4学分。课程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2)其他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由相关学院参照国务院学位办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见附表2),结合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制订,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4学分。

    表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修课要求

    学分 要求

    学 位 课

    公共学位课

    第一外国语

    2

    必修

    N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专业学位课

    根据专业需要自主设置


    非 学 位 课

    专业技术课

    根据专业需要自主设置


    选修

    36

    公共选修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二选一 必修

    N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职业素养课(文管类、法律类、工程伦理等)

    1

    选修

    第二外国语(英语)

    1

    小语种必修

    学科选修课

    学科前沿

    0.5

    选修

    30.5

    学科自选的其他培养内容

    0.5

    其他 培养环节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0.5

    必修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

    创新创业指导专题

    实践教学

    6

    必修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修我校本科生课程的,所修学分计为非学位课学分。

    3. 实践教学要求   

    专业实践教学可釆用以下几种形式灵活进行:

    (1)由学院统筹安排,组织和选派学生进入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践基 地进行专业实践;

    (2)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企事业单位科研课题,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3)利用现有校内教学科研资源,在学院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模块化专业实践;

    (4)由学生自行联系,经导师、学院审核同意后,进入实践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各学院应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要求,根据校内、校外实践基 地建设情况统筹安排学生实践,合理分配校内校外实践时间,制订相应考核标准。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各学院要根据专业学位类别和工程领域特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何时进入课题做出要求,并组织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工作,详见《燕山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和各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

    有关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参见《燕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修订)》、《燕山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暂行规定》等文件。

    专业学位研究生答辩必须满足《燕山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 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和《燕山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

    No.

    系所

    领域代码、名称

    专业学位类别

    1

    01机械工程学院

    085201机械工程

    工程硕士

    2

    01机械工程学院

    02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04材料工程

    工程硕士

    3

    03电气工程学院

    085230生物医学工程

    工程硕士

    4

    03电气工程学院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工程硕士

    5

    03电气工程学院

    085207电气工程

    工程硕士

    6

    03电气工程学院

    085210控制工程

    工程硕士

    7

    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程硕士

    8

    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11计算机技术

    工程硕士

    9

    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12软件工程

    工程硕士

    10

    04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85202光学工程

    工程硕士

    11

    05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

    工程硕士

    12

    07经济管理学院

    085236工业工程

    工程硕士

    13

    07经济管理学院

    085240物流工程

    工程硕士

    14

    09车辆与能源学院

    085234车辆工程

    工程硕士

    15

    09车辆与能源学院

    085219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工程硕士

    16

    10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085216化学工程

    工程硕士

    17

    12艺术与设计学院

    085237工业设计工程

    工程硕士

    18

    06理学院

    0252 应用统计硕士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

    19

    07经济管理学院(MBA中心)

    1251工商管理硕士

    MBA

    20

    07经济管理学院

    1253会计硕士

    全日制会计硕士

    21

    07经济管理学院

    1254旅游管理硕士

    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

    22

    08文法学院

    0351法律硕士

    全日制法律硕士

    23

    08文法学院

    045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24

    08文法学院(MPA中心)

    1252公共管理硕士

    MPA

    25

    11外国语学院

    0552翻译硕士

    全日制翻译硕士

    26

    16体育学院

    0452 体育硕士

    全日制体育硕士

    27

    07经济管理学院

    0251金融硕士

    全日制金融硕士

    附表1

    燕山大学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名称及代码

    注:目前我校有专业学位硕士类别10个,工程硕士领域17个。

    附表2各类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

    序号

    专业学位 类别名称

    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关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

    1

    应用统计

    硕士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一) 公共基础课(不低于4学分)

    1、外语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 专业基础课(不低于15学分)

    可在下列课程中选择:

    1、概率论

    2、探索性数据分析

    3、数理统计

    4、回归分析

    5、多元统计

    6、时间序列分析

    7、统计调查

    8、试验设计

    9、统计软件

    此外,还可自设1-3门专业基础课。 上述课程原则上每门2-3学分。

    (三) 专业方向课(不低于12学分)

    专业方向课可自设,每门2-3学分,修满12分。

    (四) 案例实务课(3学分)

    (五) 专业实习(4学分)

    研究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专业实习,提交实习报告。应 届本科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

    2

    法律硕士

    (含法学 专业毕业 生适用与 非法学专 业毕业生 适用两种)

    •非法学专业毕业生:

    (一)课程设置(不低于53学分)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含推荐选修课和特色方向选 修课)。

    1.必修课(不低于32学分)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⑵外语(3学分)

    ⑶法律职业伦理(2学分)

    ⑷法理学(2学分)

    ⑸中国法制史(2学分)

    ⑹宪法学(2学分)

    ⑺民法学(4学分)

    ⑻刑法学(4学分)

    ⑼民事诉讼法(2学分)

    ⑽刑事诉讼法(2学分)



    (11)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学分)

    (12) 经济法学(3学分)

    (13) 国际法学(2学分)

    2.推荐选修课(不低于13学分)

    ⑴外国法制史(2学分)

    ⑵商法学(2学分)

    ⑶国际经济法学(2学分)

    ⑷国际私法学(2学分)

    ⑸知识产权法学(2学分)

    ⑹环境资源法学(2学分)

    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2学分)

    ⑻法律方法(2学分)

    ⑼证据法学(2学分)

    3. 特色方向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

    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及本单位特色,自行设置特 色专业方向板块并开设相应的自选课程。

    (二)实践教学与训练(不低于15学分)

    1.法律写作(2学分)

    2.法律检索(2学分)

    3.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等(由教师组织,法 律实务专家辅助指导)(3学分)

    4.法律谈判(2学分)

    以上实践教学与训练可采取案例研习、法律诊所等方式 进行。

    5.专业实习(6学分)

    •法学专业毕业生:

    (一)课程设置(不低于34学分)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含推荐选修课和特色方向选 修课)。

    1.必修课(不低于18学分)

    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⑵外语(3学分)

    ⑶法律职业伦理(2学分)

    ⑷民法与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4学分)

    ⑸刑法与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4学分)

    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原理与实务(3学分)

    2.选修课(不低于16学分)

    各培养单位可从以下推荐选修课中选定,也可根据培养 目标及本单位特色,自行设置特色方向板块并开设相应的选 修课程。

    推荐选修课

    ⑴法理学专题(2学分)

    ⑵宪法专题(2学分)



    ⑶中国法制史专题(2学分)

    ⑷商法专题(2学分)

    ⑸经济法专题(2学分)

    ⑹国际法专题(2学分)

    ⑺知识产权法专题(2学分)

    ⑻环境资源法专题(2学分)

    ⑼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专题(2学分)

    ⑽证据法专题(2学分)

    3.特色方向选修课(不低于15学分)

    由各培养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及本单位特色,自行设置特 色专业方向板块并开设相应的自选课程。

    (二)实践教学与训练(不低于15学分)

    1.法律写作(2学分)

    2.法律检索(2学分)

    3.模拟法庭、模拟仲裁、模拟调解等(由教师组织,法 律实务专家辅助指导)(3学分)

    4.法律谈判(2学分)

    以上实践教学与训练可采取案例研习、法律诊所等方式 进行。

    5.专业实习(6学分)

    3

    体育硕士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公共课(9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学分)

    2、逻辑学(2学分)

    3、外语(3学分)

    4、计算机(2学分)

    (二)专业领域核心课(12〜15学分)

    1、体育教学领域核心课程

    体育课程导论、体育教材教法、运动技能学习原理、体 适能评定与方法、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2、运动训练领域核心课程

    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心理理论与应用、运动训练 科学监控、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3、竞赛组织领域核心课程

    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导论、体育管理理论与实务、 体育法与伦理、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4、社会体育指导领域核心课程

    社会体育学、健身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运动休闲项 目概要、大众体育管理。

    (三)选修课(6学分)

    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一般不少于8门,每门课不超 过2学分。

    (四)教学实践课(8学分)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 业性学位,其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因此体 育实践环节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特殊 的地位,培养单位要建立相应的教学实习或实践基地。学生 参加教学实习或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时间不少于1年,实习结束后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 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

    4

    翻译硕士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

    1、必修课(19学分)

    公共必修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学分

    (2) 中国语言文化3学分 专业必修课

    (1) 翻译概论2学分

    (2) 笔译理论与技巧2学分

    (3) 口译理论与技巧2学分 专业方向必修课

    笔译方向:

    (1) 应用翻译4学分

    (2) 文学翻译4学分

    口译方向:

    (1) 交替口译4学分

    (2) 同声传译4学分

    2、选修课(不少于19学分) 综合类

    第二外国语2学分 中外翻译简史2学分 翻译批评与赏析2学分 跨文化交际2学分 中外语言对比2学分 计算机辅助翻译2学分 口译类

    视译2学分

    专题口译2学分 国际会议传译2学分 商务口译2学分 法庭口译2学分 外交/外事口译2学分 口译观摩与赏析2学分 口译工作坊2学分 笔译类



    专业技术文本写作2学分

    科技翻译2学分

    国际会议笔译2学分

    商务翻译2学分

    法律法规翻译2学分

    传媒翻译2学分

    中国典籍外译2学分

    笔译工作坊2学分

    翻译及本地化管理2学分

    各院校可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各院校的办学特色 自行设置若干门特色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

    专业实习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环节,时间应 不少于一学期。各院校要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精心组织学 生到符合资质要求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习,派出指导 教师,确保学生获得规范、有效的培训和实践,提高翻译技 能和职业操守。实习结束后,学生须将实习单位出具的实习 鉴定交给学校,作为完成实习的证明。实习不得用课程学分 替代。

    5

    工商管理

    硕士(MBA)

    1.MBA学生至少要修满45个标准学分,其中大部分学分 应通过考试取得,专业课(不含政治、英语)学习应不少于 600学时。必须完成国务院学位条例规定的申请硕士学位要 求的全部教学环节。

    2.以下10门核心课程中至少要开设8门:

    (1) 管理经济学(或经济学)

    (2) 组织行为学

    (3) 数据、模型与决策

    (4) 会计学

    (5) 财务管理

    (6) 市场营销

    (7) 运营管理

    (8) 人力资源管理

    (9) 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

    (10)战略管理

    3.核心课程教学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 学,其它选修课至少五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案例教学。

    4.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训练,每位学生至少 要完成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报告。

    6

    公共管理

    硕士(MPA)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课程设置分为核心 课、专业方向必修课、选修课和社会实践四方面基本模块。 其中,核心课不少于17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 选修课不少于9学分,社会实践为2学分。课程学习中,每个 学分学习时间不少于16学时。



    1.核心课是学生必修课程。“核心课程目录”共列12门, 其中,“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和“外国语"为学位教 育必设课程;“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是本专业必 设核心课程;其他核心课程,由各培养院校从“核心课程目 录“中选择开设。

    核心课程目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学分

    (2) 外国语 3学分

    (3) 公共管理 3学分

    (4) 公共政策分析 2学分

    (5) 政治学 2学分

    (6) 公共经济学 3学分

    (7) 宪法与行政法 2学分

    (8) 非营利组织管理 2学分

    (9) 公共伦理 2学分

    (10 )社会研究方法 2学分

    (11)电子政务 2学分

    (12 )公文写作 2学分

    2.专业方向必修课和选修课由各培养院校根据公共管 理学科范畴、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和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对于人 才的培养需求,自行设计和设置。

    3.社会实践时间为三个月。社会实践应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须提交社会实践报告。对于社 会实践报告的具体要求,由各培养院校自行制定,总体上应 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素养和能力。各培养院校应安排 缺乏公共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到政府部门或非政府公 共机构进行社会实践。

    7

    会计硕士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课程设置包括核心 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

    (一)核心课(必修,共22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学分)

    2、外国语(3学分)

    3、管理经济学(3学分)

    4、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3学分)

    5、高级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3学分)

    6、高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3学分)

    7、高级审计理论和实务(3学分)

    8、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2学分)

    (二)方向课(必须修满6学分)

    1、政府与非盈利性组织会计(2学分)

    2、财务报表分析(2学分)

    3、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2学分)

    4、会计师事务所管理(2学分)

    5、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2学分)



    6、企业税收筹划(2学分)

    7、中国税制(2学分)

    8、数量分析方法(2学分)

    9、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2学分)

    10、企业并购(2学分)

    11、风险管理(2学分)

    12投资学(2学分)

    13、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2学分)

    14、战略管理(2学分)

    15、商法概论(2学分)

    16、管理信息系统(2学分)

    (三)任选课(必须修满6学分)

    由学生在全校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含方向课中未 选过的课程)中选修至少6学分。

    (四)实践课(6学分)

    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 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 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 位的重要依据。

    8

    旅游管理

    硕士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核心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3学分)

    2、专业英语(3学分)

    3、旅游产业经济分析(2-3学分)

    4、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2-3学分)

    5、旅游营销(2-3学分)

    6、旅游规划与战略(2-3学分)

    7、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2-3学分)

    8、服务管理(2-3学分)

    9、旅游信息系统(2-3学分)

    (二)方向选修课

    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己的生源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优 势以及所培养的人才特色,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围绕专业 方向开设方向选修课程。如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饭店管理、 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等方向的系列课程。选 修课学分由各培养单位确定,建议每门选修课在1-3学分之 间。

    加强实践环节。对不同背景研究生的实习要有明确要 求,并考核成绩。实习形式要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做多种 安排。

    9

    汉语国际

    教育硕士

    一、课程设置

    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 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 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



    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类型与学分分布

    1、采用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

    (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

    (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

    (3)训练课程(4学分)

    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2、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

    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 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

    (1)综合基础课程

    (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

    (二)课程与学分结构

    1、 核心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 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

    (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 政治(2学分)

    外语(4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2学分)

    国外汉语课堂教学案例(2学分) 中华文化与传播(2学分) 跨文化交际(2学分)

    2、拓展课程(8学分,分为三大模块)

    (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4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

    偏误分析 汉外语言对比 课程设计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 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2学分) 中国思想史

    国别与地域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 礼仪与国际关系

    (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2学分) 外语教育心理学

    国外中小学教育专题 教学设计与管理 汉语国际推广专题

    3、训练课程(4学分)



    教学调查与分析(1学分)

    课堂观察与实践(1学分)

    教学测试与评估(1学分)

    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1学分)

    4、教学实习(6学分)

    5、学位论文(2学分)

    (三)教学方法

    1、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 方法,力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能接触到10 0个以上不同 类型的案例,提高教学技能和国外适应能力;

    2,50%的核心课程采用外语或双语教学。

    二、专业实践

    为了保证实习实践效果,各培养单位要提供和保障开展 实践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多种 形式的实习实践基地。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 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

    1、 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 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

    2、 实习期间,培养学校应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 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

    3、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