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升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2023年10月12日下午,翻译专业开展了思政双向融合联合备课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红星教授受邀参加。

韩天骄老师首先分享“英语泛读II”思政教学设计方案。该课程选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作为教材,授课内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涉及大量思政元素。他以“中国共产党”两种英译文(Chinese Communist Party和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为例进行分享,分析各自历史渊源、翻译方法、核心内涵和受众影响,最终明确权威官方英译文的合理性。
王润朗老师分享的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主题为“中西方翻译史课程中‘汉代以前的少数民族语言汉译’”。她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为切入点,介绍这一过程中翻译职业所起的作用,意在加深学生对此历史阶段的了解,增强作为翻译专业学生和将来从事翻译活动的专业自豪感和职业自豪感。
赵觅老师的发言题目为“如何写好英语作文的观点”。她首先指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进行相互转换的活动,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意义传递。她认为专业教师应思考如何将中国元素融入专业课中,使学生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并向外传递中国文化。最后她具体展示了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一堂英语写作课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老师对于以上发言教师课程思政设计方案给予了肯定,随后针对每门课程提出建议,包括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文化思想”、“八个统一”等概念供大家思考、学习和应用,同时也强调课程思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此次联合备课活动为翻译专业老师后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更高站位和更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