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
按照《燕山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燕山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燕山大学学位实施细则》《燕山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燕山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要求,为不断提髙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好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提升研究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参照国内外髙水平大学一流学科,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长远和系 统规划,促进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修订范围
此次培养方案修订适用于我校已获专业学位授权的专业学位类别和工程领域(见附表1)。
三、基本原则
1.认真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经验,参照国务院学位办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位标准的基本框架和内容科学进行。鼓励各学院结合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
2.按专业学位类别或工程领域设置培养方案。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须分别制订培养方案。
3. 按照我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学科应参照“燕山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构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
4.各学院应按照专业学位类别或工程领域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应有一定比例的行(企)业专家参加,负责培养方案的制(修)订、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课程审查和论证。
5.严格课程审查、论证,保证开设课程质量。各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指导委员会应从课程的目标定位、适用对象、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设计、考核方式、预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论证。
6. 鼓励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研究生可选修校内其它学科课程。
三、主要内容及相关要求
(一)培养目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培养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髙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各学院应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订研究生培养具体目标,突出研究生培养中“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特点,体现对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 养的要求。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充分考虑本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基础,应与职业、行业对应,数量不宜过多,一般为3〜5个。
(三)学制及在学年限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非全日制不超过5年,具体以培养方案为准。
(四)培养方式
釆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学科釆用导师个别指导与导师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入校即可进入课题,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同步进行。
1.课程学习
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以夯实工程基础、提髙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核心;重视运用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鼓励聘请企(行)业专家、校外导师集中授课或开设讲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学习的方式。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
2.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应体现“集中与分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践与论文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形式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各学院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训练的条件,注重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3. 指导方式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研究生的全面指导工作;校外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为所指导的研究生创造条件进行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实践活动,协助指导 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
(五)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
1. 总体要求
(1)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提髙为核心,构建符合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拓宽知识基础,培养职业素养,强化实践能力。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完善课程考核制度,创新考核方式,探索建立课程学习综合考核制度。不同类别课程学分、 学时结构合理,与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有明确的对应关系。
(2)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培养方案中应当设置不少于1门全英文教学课程。招收英文授课留学研究生的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应当设置全英文教学课程,课程数量应当满足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该类课程可与中方研究生一同开设。
(3)设置应用性强的专业课程,由校内教师和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设置专业实验课、工程应用课等实践应用课程,鼓励邀请校外导师通过课堂教学、企业现场教学或联合授课等教学方式开设,注重培 养研究生应用设计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英语写作能力。专业选修课增加课内实验学时比例。
(4)加强案例教学、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每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开设至少2门的案例课程。
(5)除思想政治、外语等公共课程外,其余课程均为16学时1学分。
(6)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2.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其他培养 环节。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包括专业技术课、公共选修课和学科选修课,其他培养环节包括实践教学(18周)、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4学时)、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专题(2学时)和创 新创业指导专题(2学时)。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学分(不含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20学分,不多于2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4学分。课程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2)其他类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由相关学院参照国务院学位办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见附表2),结合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制订,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4学分。
表1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修课要求 |
学分 要求 |
学 位 课 |
公共学位课 |
第一外国语 |
2 |
必修 |
N14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专业学位课 |
根据专业需要自主设置 |
|
非 学 位 课 |
专业技术课 |
根据专业需要自主设置 |
|
选修 |
36 |
公共选修课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 |
二选一 必修 |
N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职业素养课(文管类、法律类、工程伦理等) |
1 |
选修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1 |
小语种必修 |
学科选修课 |
学科前沿 |
0.5 |
选修 |
30.5 |
学科自选的其他培养内容 |
0.5 |
其他 培养环节 |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 |
0.5 |
必修 |
|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专题 |
创新创业指导专题 |
实践教学 |
6 |
必修 |
|
(3)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选修我校本科生课程的,所修学分计为非学位课学分。
3. 实践教学要求
专业实践教学可釆用以下几种形式灵活进行:
(1)由学院统筹安排,组织和选派学生进入签订协议的校外实践基 地进行专业实践;
(2)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企事业单位科研课题,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3)利用现有校内教学科研资源,在学院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模块化专业实践;
(4)由学生自行联系,经导师、学院审核同意后,进入实践单位进行专业实践。
各学院应明确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与要求,根据校内、校外实践基 地建设情况统筹安排学生实践,合理分配校内校外实践时间,制订相应考核标准。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各学院要根据专业学位类别和工程领域特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何时进入课题做出要求,并组织研究生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等工作,详见《燕山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和各学院制定的相关规定。
有关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参见《燕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修订)》、《燕山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暂行规定》等文件。
专业学位研究生答辩必须满足《燕山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 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和《燕山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