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德语专业召开了课程目标达成度总结分析研讨会,会议由德语专业负责人潘地主持,德语专业全体教师参会。研讨会主要围绕教学质量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展开了深入研讨,老师们聚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系统梳理教学改进成效,并研讨下一阶段优化策略。

会议伊始,潘地老师通报了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工作的推进情况。过去一年,德语专业以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引,构建了“目标-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体系,本次研讨会旨在全面复盘阶段性成果,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在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通报环节,会议重点分析了三门核心课程的实施情况。针对《经济德语》课程,数据显示学生专业术语应用能力存在薄弱环节,需通过“词汇模块化训练+场景化应用”双轨并进的方式强化专业表达;第二外语教学方面,尽管学生读写能力达标率较高,但听说能力与跨文化交际素养尚未完全满足岗位需求,后续将通过“任务驱动型听说训练”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基础德语课程则需在语法体系构建与语言知识内化方面加大考核权重,确保学生夯实语言根基。
最后,潘地强调本次研讨会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专业将持续完善“目标导向-过程监控-动态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通过精准施策推动课程内涵式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德语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后续将根据研讨成果修订课程大纲,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确保教学质量提升举措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