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9日下午,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了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学硕士生导师何文忠博士,通过线上腾讯会议作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实践”专题讲座。包括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在内,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近两百名教师、专家、学者和同学参与了学习和交流。

付继林主持讲座
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继林主持。他首先代表学院对何文忠博士表示感谢,并阐明了此次讲座的目的和意义。他指出,AIGC时代到来,生成式AI等颠覆性技术对翻译教育和语言服务行业的冲击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面对新技术的冲击和带来的变革,翻译教育应如何应对?语言服务行业未来如何发展演变?身在其中的我们如何把握?此次讲座就是在为了解决这些疑惑和问题,进一步推动技术应用与行业需求和翻译教育的融合,旨在发挥技术赋能的巨大潜力助力行业高速高效发展。

何文忠博士讲座
何文忠老师在讲座中指出,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冲击,翻译行业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译员和语言服务提供商、翻译行为等带来的挑战提出了前沿性的见解,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地拥抱新技术。何文忠教授通过丰富的实例,介绍生成式Al赋能翻译实践的应用,如风格训练、文档对齐、术语提取等,详细介绍了应用生成式Al进行翻译工作的路径。他指出,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冲击,翻译教育需要做出顺应时代的革命性转变,迎接技术带来的挑战。明确培养目标,修改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材料选择、教学模式、评估方式等方面AI赋能,以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合格职业译员。
讲座最后何文忠老师解答了与会者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付继林作了总结发言,他对何文忠博士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师生讲学,了解学术前沿表示感谢,也感谢了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的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参与。他指出,面对生成式AI技术的冲击和挑战,翻译服务行业和从业者要主动拥抱技术,做出治标选择;翻译教育不能再因循守旧,要主动求变,在治本上下功夫。AIGC时代,翻译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翻译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次讲座,增强了翻译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明确了AI赋能翻译教育发展的路径,激发了翻译教育者对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实践热情,为推进我校翻译教育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动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