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德语专业在德语教研室424召开课程目标达成度推进情况专题会议。会议由专业负责人潘地老师主持,德语专业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上学期课程目标实施效果及新一轮教学优化措施展开深入研讨。

会上,各课程组教师依次汇报了上学期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具体数据与分析结果。通过学生成绩分布、课堂互动反馈、实践任务完成度等多维度评估,教师们系统梳理了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部分课程存在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偏差,如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不足、高阶思维训练覆盖面有限等问题,与会教师展开了坦诚交流。
专业负责人潘地老师结合评估报告指出:“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以数据为支撑,精准定位教学痛点。”他强调,下一阶段需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优化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映射关系,确保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二是针对薄弱环节设计专项训练模块,如增设德语国家社会文化案例分析工作坊;三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阶段性测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经过充分讨论,会议形成了多项具体改进措施:在基础课程中嵌入形成性评价工具,强化过程管理;在高年级课程中引入"目标-活动-评估"闭环设计,提升高阶能力培养效果;同时计划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工作坊,重点提升课程目标设计与达成分析的专业性。
本次会议明确了课程目标优化方向与改进路径,教研室将系统推进各项措施落地,持续完善“评估-反馈-改进”闭环机制,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后续,教研室还将组织阶段性成果检验,确保改进工作取得实效。